Monday, April 24, 2023

死前不做會後悔的事

以下是一張希望能在死前完成的清單:

香港十八絕 

Turn into a song with the melody of Scarborough Fair 

Turn into embroidery artworks 羊毛繡畫/ 廢物重用藝術創作

Turn into Youtube videos

Compile as a book


Glocal Mahjong - with Kay

50 youtube videos

Experience centre with giant games, exhibition, cafe, shops, academy, mahjong tasting

Elevate mahjong as a bridge between culture and interesting stepping stones to different disciplines of knowledge.

An ambassador of Hong Kong local culture appealing to a global market


A famous cultural creative brand and attraction from Hong Kong with a shop in the airport, an Experience Centre 麻雀文化館 in Hong Kong K11 or other famous malls, with a cafe, exhibition, classes and workshops, an annual Glocal Mahjong Festival 麻雀文化節. 

Get some awards

With a Youtube channel with over 100k views

With its own mascots and 

a movie 

EasyVR - with Dick

Talk to Gene Soo (of MTR)

Connected with MIT Node - Sunnie Lau

Talk at CIC with Thomas Ho

Talk at EAA 

aTTempspace + Easy VR + Microdimension?


十八廿二

Build a few brands under it, 

These Years, Q's collection, 



1822/ These Years/ Q's collection with Cammie





AMQ/ ATMQ - Marvin/ Tony Ip

Win awards and PR a lot from Skybridge

A world-famous architectural firm 

aTTempspace


「一筒」劇本電影 黃修平/ 張婉婷?


arQstudio with Nick/ Wendy/ Jenny

Win award and PR a lot from Nina Park





3. 沒有做個展去發表多年來的創作

香港十八絕

香港真好玩系列 (Done in Youtube)

羊毛繡畫

廢物重用藝術創作

4. 總結香港建築

小建築大自然: 說好香港建築的故事

STEAM 科技 + 藝術





5. 沒有發表「會看才會好看」Why it looks good? 

Through


6. 沒有建成婦女兒童博物館

把它拍成電影,成為一個臨展的主題,然後希望找地把它建出來

沒有用


吊文

陳麗喬是一個好妻子、女母親。Q真的多才多藝,但她最可愛的還是她對人的關顧和真誠、對自己的克己和謙虛。

對Albert,她懂得感欣,常常不忘讓人知道Albert是她幸福的泉源。她一直認為自己最好的一個人生選擇是找了Albert 這個老公,Albert 真的是一個無懈可擊的老公和爸爸,百份百細心關顧。她不是一個很細心的母親,沒有把孩子遺忘在街上,她覺得已是很不錯了,她也不是一個很會為兒女跟功課的母親,對兒女算是寬鬆的,只希望他們有一個快樂的人生。她也沒有把自己的強加於兒女,兒子對她來說是相當不上進,但最終決定改變自己去接受他(如果不是放棄),她更希望兒女把她的克己寬人看在眼內,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她和女兒都比較上進,更成為了好朋友、一起創立了「一筒」麻雀品牌,她常比喻創業為人生的旅行,和女兒一起享受了一趟既刺激和有趣的人生旅行。

她創意爆棚,百足那般多爪,當大家都認為她缺乏焦點,不會成功,她卻一件件的事幹了出來。她全職做建築師,但堅持把沒有實際用途的博士學位讀完;她為P&T,希慎打工,都做出了成績;她放棄高薪厚職去創業,在建築本業,她以極小的團隊完成了機場的天際橋、如心園,最終創立了ATMQ,成了今天香港其中一所最著名的建築師樓。

她攪文創品牌,一筒、十八廿二、這些年都成為了香港極少數的成功本土品牌。她雖未至能文能武,但她能畫能書法、能詩能對,還在沒有任何背景的程況下,作了一首英文歌,為香港留下一速寫。對她,學習就是人生最大的樂趣,雖生於未有電腦的年代,卻能用許多軟件,學photoshop, illustrator, Blender.... 連BIM Manager 的資格也拿下來。她過半人生還攪科創、自稱臨老入科.... 、把【虛易】攪得有聲有色,她還去學人做blogger,YouTuber。

她還是一個超樂觀的人。早年,她發現自己患腎癌,但卻一點也不害怕,還說自己即使當時死了,人生已是超額完成了,所以我們不用為她的離去感到傷心,對目己的人生無悔無憾,所以我們今天也不用為她的離去而傷心。

她之所以能成功,皆因她很勤力和堅忍,她無時無刻都在創作,她的口頭禪是「用錢買壓力」,經常藉比賽、展覽去製造死期,做些不懂的事情,不斷挑戰自己。







 Why it looks good 沒有發表,

一個Youtube series under ARSPIRE,

Wednesday, December 23, 2015

創業就像人生的旅行

我曾為ARSPIRE網誌寫了一篇關於旅遊的文章,寫的時候不時感到好像在說創業一樣,兩者在許多方面都很相似。

旅行和創業都同樣需要擁有健康、時間、金錢、可貴的自由和青春的心境。我毅然做出離開大公司往外闖闖的決定時,不正是因為擔心自己快將青春不再,如不行動,再過十年,怕已是有心無力了,到時不但沒有年盛時的精力、熱情,健康,故當這些尚存少許之際,而經濟又沒有太大壓力的時候,便要豁出去,坐然起行,為自由犠牲隱定,為夢想放棄高薪,以免死不冥目。

旅行和創業,有時想起來,真的像俗語所說的:「有自唔在,攞苦來辛」,誰不愛舒適安逸的感覺,旅行每天要行許多的路,充滿著不可預知的際遇, 適應陌生的環境,肯定比留在家中辛苦,但這個過程,讓我們睡扁了的感覺騷醒起來,讓常規化了的腦筋破格,遇上困難時,還可把我們的潛能硬擠出來。許多時換來莫大的驚喜,說不出的滿足和快慰,就是不太順暢,也有難忘的回憶,比起足不出戶,生命來得多姿多采。同樣地,創業的困難是人所共知的,就如登山探秘,追求的是登峰時的滿足感,看到別人看不見的,還有那艱辛的登山過程。有說如果沒有勇氣讓海岸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之外, 那就不可能發現新大陸Man cannot discover new oceans unless he has the courage to lose sight of the shore.

我現在就好像踏上一個沒有清晰目的地的旅行,好玩的、有意義的,我都去試試,有點兒亂打亂撞,見步行步。在途中,我學了許多新的知識,也結識了許多朋友,更深深佩服許多創業家,他們的膽色、創意、表達能力、領導才能都是那麼出色,在享受這個「人生旅行」的過程,我也希望會慢慢找出更清晰的方向,做點有意義的事,達成自己的夢想。


Monday, June 29, 2015

臨老入科叢-體會美國科技創業課程Founders Institute

離開大企業創業,Linkedin 的創辦人把過程比喻作從高空跳下,然後在途中把需要的裝備一一的拾回來,希望可以軟著陸,好的或許可以安然到達一處人間美地,但大部份都是九死一生,這個比喻和我經常掛在口邊的跳海比喻很相近,創業就像瞎起眼睛跳下水裏,然後被迫學游水以保命,不能輕言放棄,過程好不容易,但也異常刺激。這份危險感,成了我的"新常態",今天心情可以大好,明天又可能變得很灰,浪濤洶湧,起伏不休。

沒有別人的約束,很容易懶散,所以接受了一個新挑戰,我參加了美國矽谷的Founders Institute 創業培訓課程。 十四周內,密集式的課程,由概念開始,通過研究,逐步修煉,最終要建立一間科技新公司,我也佩服自己心口一個勇字,一個五十多歲,一點科技背景都沒有,膽敢涉足科技的創業! 不過,無知許多時也是好處,因起點低,學到的往往越大,由零到五十,要比由五十到七十、或九十到九十一來得容易。還有,無知更可能成為優勢,那份無包伏的赤子心,那份每事問的天真,那份不知山有虎的勇氣,六十後玩八十後的遊戲,你說多有趣。



起初上課熱鬧的情景,不過到課程後期就只餘下十人左右

這個課程,讓我這個百份百香港土產有機會接觸美式的學習,迫使我這個外表開放,實質相當內向的人,被迫用英語和人吹水,面對眾人推銷自己的創業構想做pitching。課程十四周,收費六千元,聽來非常平宜,但如果成功畢業,成立了的公司,3.5% 的股權將要上繳,與美國Founders Institute總部、香港分部負責人及導師、以至其他成功畢業的學員分享,構思是希望當中有學員能成功,讓主辦的及授學的分享其成果,增加以科技創富的機會。

試課一周後如不滿意可以退學,並取回所有已繳學費,但入學前要通過考核,要填寫不少資料,還要通過一個綜合智能測驗(不是一般的IQ test,好像是考人看趨勢的能力)和性格分析,單是這關,相信己嚇走了不少怕煩的"無心人"。整個課程一點也不輕鬆,能成功畢業的不多,有的是中途被淘汰,有的是應付不來自願放棄,亦因為要求嚴苛,據說,如果能堅持到底並成功畢業,企業五年的存活率有六七成,遠較一般創業不到十分一的為高。


這個課程,請來了不少成功創業的人作為導師,不像許多工商管理課程,由學者來教授,由只曾在場外旁觀的人作賽後分析,這兒的導師都曾經上過戰場。上課後,回家都要做不少功課,又要與組員會議,許多功課都是實際行動,不能只說不做。如果功課應付不來的,又或推銷構想pitching 不合格的,會被即時淘汰,如在合格邊緣的,則還會收到額外的功課,好教決心不足的,力有不逮的,早點知難而退,可謂淘汰學員絕不留情。不過被淘汰的,可以保留資格和學費,下期再讀。



我的同學和多次成功創業的導師Andy Ann
課程另一特色,便是把學員分成多個小組,要求小組成員互相幫忙,因各人來自各行各業,不同國籍和背景,既可技能互補,又可擴大人脈,得到支援,不至單打獨鬥; 另一方面,小組也預演著一個小型的董士會,讓我們可以聆聽別人的聲音,保持客觀。因同學們要共患難,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便熟稔起來,我更發現許多創業人,都具有很不一樣的本質,他們做事主動,充滿著魄力和自信,勇於挑戰自己,更有不少和我一樣,不安本份,甚至喜歡藝術。

同組成員在我PMQ的店開第一次會

十四周的速成班,為學員定下許多里程碑,由意念開始,一步步考証意念的可行性,為公司定名稱、網址和商標,過了兩個月還未正式成立公司的,便要被迫退學。或許有人會問,把意念向其他想創業的人公開,會否被抄襲,但有創業經驗的人都會告訴你,意念根本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執行力,當中猶其重要的是團隊,這與中國人傳統做生意,要盡量保密,心怕別人抄襲,甚至師父對徒弟也要留一手的做法,截然不同。





起初本著好奇心,和想藉此機會練習英文的我,竟然真的開了一間公司,名為一鳴空間Attempspace ,為它也開了一個同名的網誌facebook,解說它的概念和日後面對不同的困難,真希望最終就和我昔日進修一樣,在無心插柳下拿了個博士學位,真的能修成正果,那我真的達成我的夢想,把建築推上另一個階梯,結合科技,與時並進,也讓善用空間的智慧、"留得青山在"的高密度都市發展模式,走出香港。



Thursday, February 19, 2015

別小看推銷員

一說起"推銷員",許多人便會皺眉頭,想起那些向你硬推銷的人,希望你買一些你根不需要的東西,又或那些打斷你的晚飯或說話的"白撞電話"(Cold call)。建築師是專業,有些建築師更以藝術家自居,對那些不需學歷,不需專業資格,終日為接生意奔馳的"推銷員",看不在眼裏,香港人也把"做Sales"看成一份不甚值得尊重的工作。但只要你曾做過生意,便會知道這份工作對一個企業,一件產品,甚至一個建築設計有多重要,沒有顧客願意買你的產品,買你的服務,企業根本不能生存下去, 如果想推出全新的產品, 創新的設計, 推銷的難度便更高,氣力也要更大。

許多技術或設計了得的人,都滿以為自己是公司的靈魂,不可或缺(我也犯過這個錯誤),更相信有麝自然香,Good product speaks for itself。以為自己的設計天下無敵,只要做出來,便會有人爭著買,但短短的半年經驗,就讓我知道營銷及市場推廣(Sales and Marketing)的重要,急忙惡補這門完全不懂的學問,看了一點書籍,也向身邊做這個行業的人請教,發現當中有很大的學問,也有一些非常具啟發性的體會。

1. 有麝不一定香Good products do not speak for itself
當大家都為Dyson 革命性的產品歎為觀止的時候,可曾想過他研發新型吸塵機後,產品一直無人問津,直至他走對了市場策略,找到適當的"賣點",方成為熱賣的產品;又如3M著名的Post it貼紙, 大家可能都熟悉它被意外發現的故事,但又可知它當初推出市場,賣不出去的故事呢?它最終要把全櫃的存貨,免費派發出去,才得到口碑,慢慢被市場所接受。

2. 誠心為人服務,幫人解決問題
如果別人沒有需要,卻在你的誘騙下,買下你的產品或服務,日後必定後悔,再不會來"幫襯"。反之你真心誠意地為客人設想,提出最適合的建議(包括產品不適合他),雖然這次可能做不成生意,但別人會銘記心中,視你如一個可信的朋友,有需要時便自會來找你,漸漸成為你的長期顧客。這便是生意人口中說的「獵人」和「農夫」的不同經營模式,前者如殺雞取卵,後者則需時栽培,但日後則長吃長有,安逸得多。

3. 聆聽別人的需要,找到客人真正的需要
英國推銷大師Richard Denny 常提醒我們,人天生是兩隻耳朵一張嘴,我們也應按這個比例來使用這些器官。向人推銷東西,不知對方的需要,亂推硬銷自己認為是產品的特點、與別不同的地方,而非為客人想想,為他帶來甚麼好處,這樣客人根本不容易入耳,自然容易碰釘。

4. 相信自己的產品,為自己所索的價為傲
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產品,客人一耳便聽得出來,那怎能期待他們相信呢?往往要賣出服務和貨品,便先要賣出自己,贏取別人的信任。如果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索價合理,又如何期待別人接受你提出的價錢。講錢正是我的死穴,是我最需要克服的一環。

5. 花時間資源在銷售,並要有紀律、有毅力地執行
推銷不一定馬上有成果,較之平日的各種雜務瑣事,只要肯做,便可從工作清單中剔除,很快便有滿足感,我們往往會推遲壓後這類較難完成的工作。但銷售是企業的存亡關鍵,當老板必須定下清晰的銷售目標,將工作量化,如見多少人,發多少單張,打多少電話等,投放適當的時間和資源,有紀律地執行,雖然不一定有成果,但做得多,成功的機會也自然較多。

6. 學會被拒絕而不氣餒,堅持不懈
不要視被拒絕為絕望,要看待成「只是此刻未是時機」,建立被拒的客戶名單,日後仍可捲土重來,並定時保持聯絡,遠較尋找全新的客戶,由零開始來得容易。做老板不單要獎勵成功的銷售,也要對盡了力,即使不成功的人作出嘉許。

7. 善用人脈,珍惜成功個案帶來的其他機會
建立良好人脈的重要性,人脈不是臨渴掘井等道理,不用多說。但如何請現有客戶推介新客戶,如何利用成功的銷售案例作進一步伸延,也是重要的學問。Richard Denny售出每套房子時,便會叩門通知該物業左十間、右十間的住戶,藉此推廣。

這門學問,絕不簡單,還要無比的耐性和毅力,誰有資格小看推銷員呢!


Friday, January 16, 2015

生意的意義 在「生」 - 創造自己在乎的

一直困惑為甚麼自己會走上創業之路,因我自幼也沒有這個志願,身邊圍著都是很滿足於現狀的"打工一族"。

看了Richard Branson 的 Business Stripped Bare ,我找到了答案,(其實之前已看過兩本他的著作,但可能當時尚未創業,所以未校好台,接收不到)。在書中,他憶述一個訪問,當記者問他:「你為甚麼要做生意?」,他茫然不知如何回答,他回想他從不曾想做生意,他只是有興趣做創作"I've been interested in creating things"

看了這個我猛然明白,自己創業的動機也是因為自己喜歡"創作"。 建築設計是創作,但當了近三十年的建築師,對建築設計胸有成竹時,那種挑戰感也隨之而降低了,可以從中學到的新事物也相對減少了,加上建築項目需時,動輒幾年才做好一個項目,所以開始有些不滿於現狀,要找新挑戰,而自己最喜歡的是想鬼主意,做創作,由無變有,這不正是和Richard Branson 所說的同出一轍。

Richard Branson 更對生意提出了另一個有趣的觀點,他認為 "Business is not about formality, or winning, or the both the bottom line, or profit,...... If you care about something enough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 you are in business." 生意並非為了利潤,而是做自己真正在乎的事情。到了我這個年紀,更要真正把握光陰,做自己想做的。

Richard Branson用繪畫來比喻做生意的過程,每一筆都在上一筆的框架下進行,猶如每個生意的決定。自己是畫畫的人,覺得比喻很貼切,我也經常和學生說,創作是一連串的行動與反應(Actions and reactions) 的結果,許多人好像不會創作,其實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行動,有些是因為決乏信心,有些是只會說不會做,沒有了起步的行動,就沒有隨之而來的反應,更沒有創作的成果。

創作甚麼呢?人類之所以能為萬物之首(至少直到這一刻,日後的很難說),是我們顧及族群的需要,不只看自己,也不只看眼前,創作都為人類帶來文明和進步,尊重道德(它把群體和洽共處,生生不息的需要,化成無形的傳統和規則),所以創作都該沿著這些方向走下去,就如書中所說 "Ethics aren't just important in business. They are the whole point of business. We're in business to make things. And when you decide what to make, that, right there, is an ethical decision."

有興趣了解多一點創作的過程,可參閱我這篇文章
http://arqstudio.blogspot.hk/2014/10/20100513.html

Monday, December 22, 2014

我的Q字商標




有些人問我為甚麼公司叫做arQstudio,熟識我的朋友便不用多解釋,我的花名是阿Q,非因我的性格像魯迅筆下的阿Q,而是因為我的中文名字叫陳麗喬,「喬」在香港的環境中比較特別(在我爸媽的老鄉,便比較常用),朋友不知從何時起便為我改了這個花名,我拿了博士學位後,更有人開玩笑,叫我做阿Q博士(日本有一套著名漫畫IQ博士)。我不介意這個名字,寫起來挺簡單的,也因此,我有收集Q字鎖匙扣和飾物的喈好,更試過把它做成一個門把,連在羊城晚報創意版寫專欄也改名為阿Q創意特區(也因我來自香港特區)。

在我設計的公司標誌中,明眼的便可以看出arQstudio 的Q字是一個中文的「因」字,因為我相信好的設計都應是「因地制宜」的,好的老師也應「因材施教」,而人生都是一場又一場的「因緣際遇」。
我選用花名而非自己的名字,除了arQ讀起來很像archi外,也希望公司名字對外人來說,並不會覺得這是我個人的,好的公司都是團隊協作的成果,而日後自己不在時,對公司的存亡也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亦因此,arQ 的中文譯名是雅橋,而不是阿喬,有趣的是,沒想到做橋可能真的會成為我們的強項。

 







為什麼要創業?

有些人創業是為了自由,有些人是為了想發達,有些是達成自小以來的夢想,我是為了甚麼呢?

我知道這全都不是,即使長大後也沒想過創業,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知道希慎不是我的終點,這不是我情之所歸,我喜歡創作、喜歡設計,人生的路途上,遇到的人和事,冥冥中就把我推到創業的路上,能做出希慎廣場的作品,我無悔今生,但它也把我帶到打工的盡頭, 與其因高薪厚職,舒適環境而躲懶,不思進取,不如趁還有一點力氣的時候,盡一點力,讓今生無悔,誰知下世是否有幸,能否投胎進一個有能力的軀殼中。

若然創業成功,可能達成夢想,創作出一些不朽的作品,成為一個歷史留名的設計師,也把自己多年學來的知識傳授給下一代,影響著未來。如果不成功,可能要賠上了金錢、時間、精神,但若我們把人生看成一個旅途,那創業便是一趟旅行,旅行追求的是經歷,要付出,換來的經歷有苦有甜,一定遠比安然留在家中辛苦,但卻讓人生變得更豐盛。

當然,如果生意成功,更有可能名成利就,擁有自己夢想的品牌、團隊、辦公室、進一步改善生活的條件,也像多生了一個孩子,把有限的生命延續下去,

我對所有事都充滿了好奇,遇到新東西,新的挑戰,有著莫名的興奮,很樂意學習,保持與時代接軌, 我知這點可以令人心境長青不老。一切重頭開始,豐富人生經驗,多開一局棋,多好玩啊。


做生意,需要的創意不比設計少,頭腦要不停轉,正好給我發洩一下我的鬼主意。創業的戰場是自己選的,自不然會選自己喜歡的,做自己喜歡的事,別人的幸苦,對喜歡的人就是遊戲,終日在遊樂場內玩耍,你說有多幸福。